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World War Z 观后

可能是因為童年陰影(?)(大家對這個童年陰影有興趣我才說吧!)的關係,我一路來都不愛看喪屍片。我不喜歡看到那動作扭曲、滿臉傷痕、一身爛肉、呲牙咧齒、到處咬人、非人非鬼的怪物。它們對我來說就是噩夢和絕望的象徵,小時候到現在一遇上壓力大的事,我就會夢見被喪屍追到絕地;或者被包圍在封死的大宅。可見我多麼的討厭喪屍,甚至跟它們有關的一切。其實若不是老公想看這部,我也不會去看。根本不Enjoy喪屍啊!怎麼會想去看呢?可以說我是硬著頭皮進場的。

之前其實已經看過了本片的Trailer。作為一個電影的捧場客,你知道Trailer 有時本來就是一個糖衣陷阱。我是不以Trailer為參考的。燈暗了下來,也就進入故事了--一大堆的新聞、資訊、紀錄片的剪接如走馬燈在熒幕播放著,就像是為末世預言揭幕。鏡頭一轉來到了一個看似普通的美國家庭--主人翁Gerry Lane一家四口,如往常一般的開始他們的家庭生活。而就在這看起來在普通不過的這天,他們居住的城市就忽然爆發瘟疫,這瘟疫能把人變成喪屍,而且傳染速度極快。頓時,不只是美國,全世界幾乎都淪陷於這種毀滅式的末世病毒之中。而為了要爭取自己的妻兒的生存權,Gerry不得不利用他在隱世前的秘密身份的特殊技能及勇氣,接受了尋找病毒根源的艱險任務。

喪屍、病毒、末日的題材近年來大行其道,並不能再說那是異軍突起。隨著視覺特效科技發達,這類的題材無疑的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拍這種題材也不能在譁眾取寵了。可是為何進場的大有人在,為何?我想很多人都會認為喪屍湧現,遠比末日和病毒絕望的多。在人類冗長的歷史中,往往有關人類的敵人是自己(戰爭、人禍)的記載都會比一般的災害瘟疫來得絕望慘烈,所以我想這就是大家喜歡看喪屍題材的原因。它挑戰的是人的思想價值和人性,刺激著人類對『自相殘殺』的接受度。雖然是喪屍和人類之間的對決,然而畢竟還算是同類相殘,所以看起來還是分外的慘不忍睹。

這部的故事其實若不是編劇有用些心思,恐怕就乾燥乏味。那片中與主人翁同行的年輕細菌學家的命運竟然是整部電影的一個轉折,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不過也因為這個轉折,才讓整個劇情能運轉起來。畢竟Gerry並不是設定來做殭屍獵人的,這樣的鋪排無疑加深了他的任務的難度,一不小心就把會把劇情弄進了死角。然而我不得我說編劇是『硬掰的高手』,人都說作者是作品中的角色的上帝,他給了故事的主人翁100%的好運氣。無論周圍的情況多麼慘烈,他都能絕處逢生。雖然個人覺得整部片的劇情幾乎都是在硬掰,但是最後也不得不讓它合理--畢竟這不像是一般好萊塢的群戲恐怖片,可以有多個角色讓一個一個的『消失』。唯一的男主角死了,還有戲唱嗎?但電影還是有成功的地方,那就是它還是能讓大家不必擔心主角會不會死,卻還是可以饒有興味的去想他(或者編劇)會怎麼解決這個難題。(雖然明明知道這都是沒有根據的硬掰。)

也許是戲份太重,劇情卻太浮光掠影,對手也不多(都是電影特效和咬人喪屍,連唯一的女主角多數時間也只能和他電話聯繫交流)。所以我們的好萊塢大帥哥Brad Pitt的演技經沒什麼發揮的出來(可歲月催人,我只看到Pitt 哥的滄桑)。喪屍不再緩慢扭曲的移動,每個都成了閃電俠似的,還會學寄居蟹玩『疊疊樂』跨越藩籬往高處移動,這就是其他喪屍片還沒用到的新元素,其他的就一樣了。

故事的結局其實有點『揸人』,我的觀後是『如果我去雲頂玩兩手的時候也有男主角這樣的運氣就好了。』看官你們知道我不做Spoiler的,自己去看看唄!看你會不會也有同感。雖然結尾還不至於說不過去,不過卻讓整個電影的氣勢就弱掉了。我個人認為如果想進電影院躲煙霾,又不討厭(我討厭都進去了)喪屍的話,這一部你還是可以買張票拿杯汽水進場,一邊汽水喝著潤喉嚨一邊(不帶期望)看的娛樂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