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Side Effects 觀後

每種藥都有其副作用,只是為了療愈,我們有時不得不忽視它,甚至於我們明明都知道這副作用會極大。人的煩惱需要解決,情緒需要得抒發,目的需要達到的話,我們也可能會忽視掉事情的解決方案的『副作用』,就算是代價何其大。現代的人,心病特別多,是因為慾望和謊言的充斥,還是純粹的只想用最快的方式來解決?人稱的『精神感冒』--憂鬱症就是整部電影的主題,也是佈局的關鍵。

Emily的老公Martin就因內線交易而被捕入獄4年,讓她失去了天堂般的富裕生活。她患上了憂鬱症,病情經過心理醫生Vitoria的治療穩定了一陣,卻在老公出獄後惡化,出現了自毀及自殺傾向。她來到心理醫生Johnathan任職的病院,在信任他之後接受他的治療,並在Emily的前任主治醫師Victoria的建議下採用新藥來治療她。惟後來發現這個藥的副作用就是會讓患者夢遊。Mart帶Emily去尋找Johnathan換藥,但她認為這藥療效良好堅持不換藥。就在一次的副作用下,Emily竟然用刀殺了自己的丈夫,醒來後說完全對此事毫無印象。而Johnathan醫生也因這一次的案件帶來的負面報導,加上他被挖掘出來的一段有關他和病人的往事而陷入了事業和家庭的僵局。為了挽回頹勢,他加緊的尋找對他有利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然而,在調查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這一切原來不是那麼簡單。

電影一開始鋪陳交代個角色的關係,Emily的病情,只有從女主角Emily殺父被捉之後才有高潮。也就在這時才會有對電影主要故事的導向的一個推理--它是要探討睡夢中殺人應不應被定罪?還是要將一場官司?還是要帶出Jude Law飾演的Johnathan醫生的黑暗面?故事裡的Emily蒼白纖弱,楚楚可憐,最後還要面對殺夫的指控,引領著

對憂鬱症患者身不由己的自毀行為感到無限同情。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一連串的問號連續解開,變成了一個個感嘆號。我們才知道自己看錯了焦點,也做出了極錯的判斷--人心隔肚皮,本來就難測。真正的心病,並不是一兩粒藥丸就可以治療的。憂鬱症,它只是個引子,引出一段貪婪的犯罪故事。

心病不僅僅是只有憂鬱而已,還有仇恨和貪婪,後兩者的力量一旦超越了標準,所能做的壞事又何止是殺人而已?仇恨和貪婪不但沒有藥丸可以醫治,還會產生一些附帶的後遺症,讓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是病,但很多人都否認這樣的病態。至少能把自己放在極盡痛苦的境地,不惜傷害自己和別人只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個人已覺得已經不是正常人所為。

最後Johnathan醫生的反擊也是戲肉。真正的黑手圖窮匕見,一切的謊言都被拆穿遮蓋不了心病,就是該被幽禁治療的時候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