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反動的飢餓感-The Hunger Games

老實說,一看到這部片子的劇情簡介的時候,日本電影『大逃殺』(Battle Royal)就出現在我的腦海中。The Hunger Games是虛構政府美化的暴力遊戲,製造『亂世出英雄』的假象,抽選一批年輕人到荒野自相殘殺,更變態的是把殺人實況現場轉播。人類彷彿回到了古羅馬時代,在競技場看生死搏鬥,生命在眼前消失也無動於衷。而『大逃殺』則是由『成人』組成的政府無法控制青少年而設立的滅絕計劃,抽選出一班學生,借畢業旅行之名放送荒島,讓他們自相殘殺。兩部作品都是話題作,The Hunger Games是暢銷作品;『大逃殺』1999年參加角川書店所舉辦的恐怖小說比賽。由於,所述寫的題材過於驚悚,也太不合乎道德標準,引起了評審們的批判認為「讀了以後很不愉快」,所以沒有給予這本小說首獎(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大逃殺』甚至惹來日本政府的關切,製作部在電影放映被召問話。

兩部電影一樣的是一個架空時代的變態政府,做出的變態政策,年輕人們鬥智廝殺玩生存遊戲,唯一的生還者則勝出。如此的雷同,一樣的賣座。

先不說The Hunger Games和大逃殺之間的雷同,這兩部創作問世相隔10年左右。本來創作有時有雷同,可能真純屬巧合。說實在『大逃是』的電影版只是不錯的,小說比較精彩,真的能讓人看得非常不舒服。The Hunger Games 小說我還沒看,不過電影版中已經可以看見比『大逃殺』的佈局細緻多了。年代之間的差異當然有關係,兩者之間各自精彩。

The Hunger Games 想其賣座的的原因,是故事的世界觀刺激了很多人對腐敗強權統治,借助所謂政治策略洗腦恐嚇的的反思。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看著The Hunger Games的女主角Katniss如何以勇氣和睿智的對壘強權的殘酷遊戲,一關過一關,都有大快人心之感。其實,白色恐怖年代一直都沒有過去。設定在架空的後末世時代,物資匱乏,貧富懸殊其實在一些地方已經真實的上演,只是差在來一場真正的殺戮遊戲真人秀。強權總有其不合理的制度來左右,不惜殺人者也大有人在,還美化殺人的理由。

故事以真人秀的方式呈現,我覺得有諷刺的意味。真人秀的影響力現在真的不容小覷,觀眾有投票權決定參賽者命運的更是影響力甚大。片中的主角還需要討好觀眾以得到贊助商在物資上的支持以延續遊戲壽命;真人秀遊戲策劃人需策劃連串艱險讓節目更有可看性,可不是現在所謂的娛樂真人秀的真實寫照?只是還沒有強權的介入,甚至設計殺戮遊戲合法的排除異己。我想真的有這樣的殺人秀的話,大家看得下去嗎?

我相信這是一個不再沉默、逆來順受的年代。消息不再容易封閉,謊言容易被戳開,面具容易被撕掉。大家都不再稀罕強權派出表面上包裝精美的『廉價糖果』。我們看見已經多場革命變天在上演,雖然長路漫漫,但也漸見曙光。舉辦多屆的The Hunger Games在電影裡的這一屆終於讓大家有了醒覺,終於受不了無理的殘酷政策,第12區的人對著熒幕上的Katniss做出獨特的吻別似的祝福動作就反了,引來『政府』的不安,最後遊戲的規則改動,說明了人民的力量不容小覷。

說真的,反動不一定是破壞,它可能是一種『想要改變』產生的行為,是質疑不合理的飢餓感(Hunger)。那時是一種動力,有時能讓人清醒。我們當像電影裡學舌鳥(Mocking Jay)別針上及時叼著強權射來一箭的鳥(在第二集將會是反動強權軍的徽章)。若是勇氣能配合睿智,還有團結,堅強的求生意念。我相信,小草也可以破磚而出,見到朝陽。

P/S:428,May the Odds Be Ever in our Favou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