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12月21日是末日,這不是安然跨過一切之後的馬後炮,而是我真的我不相信。
但是我不能說我沒有受到影響,可影響不全然是壞的。
記得在末日的前幾天,我去買菜的時候那些Aunties (對就是很多很多的Aunty,所以要Plural)也討論起世界末日。她們問賣菜的Uncle說:『是不是不該跟你買那麼多菜?冬至那天世界末日,搞不好會三天三夜不見太陽,到時候沒水沒電,根本不能煮飯。』
我在心裡『哈哈哈哈!』笑得大聲,再多買了一把青菜,那天我的心情收到了好的影響。
FB上我有些看起來挺有『常識』的朋友跌眼鏡的成為了散播末日謠言者,他們有些開始買蠟燭、有些存水儲糧。但不知道有沒有怕核爆去買鹽的……有些的留言更像是看起來像是在迎接世界末日,多過害怕世界末日……想死的人那麼多嗎?
我看著想著,笑了。
末日來了,大家忙著恐慌、忙著討論、忙著消耗、忙著及時行樂……忙著盲著,影響了我的生活,我真的不能不否認,連我那堅決不相信的心,都因此而開始有些動搖。我開始思考,如果世界瞬間玩完,我最想怎麼樣?結果我才發現,原來當我在認真思考假設,我的腦海一片空白。我認真的想的時候,才發現腦海剩下三個字--來·不·及。
是的,如果世界末日真的來了,有多少想做的事都是來不及。也在當時,我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而這些事很多都是我有很多時間的時候,並不會太積極或去做的事。原來我壓根兒底不相信世界末日,不然我不會有那麼多想做的事。
安然度過了末日,就這樣算了?我只是不相信末日會在12月21日,但不代表我不相信世界有盡時。它不在12月21號來,不代表它不在我們未知的哪一天會到來。若是大家還相信世界末日,那麼我們能不能把不來的這個末日,視為一個恩典呢?或者就視為一個警告呢?
是的,沒有什麼是沒有盡頭的。我選擇當這個不來的末日是恩典,希望是上天給了我機會和時間。祂還需要我做我可以做的事,做好自己該做和需要做的事。
***
末日過了我發現很多人就安心過聖誕節,似乎末日的危機已經在一夜間忘得一干二淨,或者就覺得既然沒來再繼續說會被人覺得是神經病。於是消耗的繼續消耗,歡樂的繼續歡樂。今天我上街一路上還是看到滿地垃圾,狂歡造成的負擔繼續堆積在地球上,哈哈哈!是末日不來,大家也就繼續消耗了。
聖誕節在路上看見有人歡騰的慶祝,也看見不少人似乎不太愉快。特別是情侶,當街吵架的特別多。是聖誕的慶祝安排有誤?還是不滿意聖誕禮物?物慾總是很輕易的就操縱了人的感情與情緒。我很慶幸,今年沒有太在意,跟本傑明多年以前就突然『覺悟』,不再被『節慶物質症候群』擺佈。不再為了聖誕氣氛去光顧只供應極貴且不好吃的套餐的餐廳、不執著於送禮也不特意慶祝。自此少掉了很多煩惱。慾望少了,失落也跟著降低。
聖誕節,是耶穌的生日,他才需要生日快樂吧!我們這些人,鬧什麼東西啊?XD
不過我還是喜歡過聖誕的,禮物有的話照收不誤,不去嫌棄什麼,就會開心很多了。
總而言之,知足常樂。
***
新年將到。
始終覺得計劃趕不上變化,於是我決定還是好好活在當下。空口白話,甭說,無用。
今天不知明日事,珍惜眼前就好。不多說,心裡想做的,做就對了。
小时候有玩过兵捉贼吗?如果有的选择,你会想做兵还是想做贼?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看著藍天就會想起小學時代的往事,說起來這段往事其實有點不堪回首。可能是這個雨季太長了,長得藍天都變得奢侈。好久不曾想起小學時代的自己,那個我不太想去回想的時代,我一直很想快點升上中學擺脫的時代。。
很想跟大家說這個夢很久了,有些事情真的很神奇,也不能按照常理解釋。
『寒戰』還沒上畫,已經成了話題作。是釜山電影節開幕電影,人人期待,人人盼看。難得的一套『不大陸』的港片,難得的『正港味』--劇情真的很香港吧!而且把全港台最有魅力和演技的男演員都網羅進來,怎麼能夠不成為話題?加上影帝級的演出,絕對不會沒有火花。
對於獨自吃飯,你有什麼看法?
Frankenweenie還沒上畫已經引起了我的注意,海報上黑白色加上綠色的字,是當年流行的哥德式恐怖電影的風格,讓我滿心期待。本來一早就該去看的,卻還是因為電影放映時間老是配合不來看不到。不知為何它的放映場次時間總是很奇怪,不是太早就是太遲。但總算是讓我在週末能趕上(也許是)下畫前的列車,進場看了這部電影。
个人并不太看007系列的电影,但因为Daniel Craig连任多届算是经典,加上今年正好是占士邦电影50周年庆,於是就买票进场了。这果然是经典的男人戏,片中所有男人的理想或幻想都被挂在这个007号男人的身上-- 身材精壮,穿着笔挺合身的西装光亮的皮鞋在异国游走,还能和敌人打到你死我活。总有人为他张罗好玩的武器个装备,身边有性感的女助手,总有漂亮的神秘女郎跟他睡觉……所以,我说这是男人戏,很感官刺激的。
靈異故事是繼愛情故事之後最古老的故事種類。自古以來,邪靈便在人間留下其肆虐的痕跡,靈異故事也從那時其一直都有流傳。從古樸到今日和現代科技柔和,靈異現象不在只是無跡可尋的鬼影怪聲。文字和聲音已經不足以向現代人敘述鬼怪,視覺系的現代人相信眼前所見,也比較能夠被畫面刺激。鬼佬一向講科學,連鬼怪都希望能通過科技看見。於是恐懼也要從文字、聲音提升到影像。也許是因為追求視覺帶來如幻似真的劇情牽引,偽紀錄片才開始有了生存的空間。靈異故事是拍偽紀錄片的好題材,
這篇姐姐先說明小朋友也是可以看的,沒有什麼18禁的禁忌,我想也不用假裝你們不懂。有時你們比我還厲害,生孩子都做到了。所以這篇你們就堂而皇之看吧!高材生也好非高材生也好,獎學金得主也好還是爸爸媽媽辛苦供書教學的也罷。就用男人也女人的心態來看這篇文章吧!

若是說起馬來人和豬,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請誠實,就算只是心中所想。
有時候就是這樣突然的就很厭倦節日的商業氣氛和喧嘩。對一切一切應節的玩樂都感覺到索然無味。今年我沒有打算特別去慶祝。我有嘗試要去提起勁兒來過節,但是確實怎麼也提不起來。
若是說面子書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我想大家都不會反對。它讓很多人受益,比如說交換及分享資訊、尋找舊友及失物、分享心情及照片。它也讓人爭議,也讓人生病。是的生病,今天我想說的就是在FB常見的病態症候群。
上個星期去瓜雪淘寶,經過一個攤位,攤位上的『寶貝』讓我眼前一亮。
這部偶然在檔案裡找到,看了片名,大概猜到是某女的名字,字面上來看,俗不可耐,甚至覺得有點妖媚的感覺。還以為是我老公的『秘密收藏』,偶爾不看我,想看看其他的女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想想就算他要收,也不會收在我們常用的檔案庫裡,想想還是放來看再說。我也有些年歲了,就算開起來看到的是他的『秘密收藏』我也挺的住,而且不好看的話就關掉好了。
又是一個週末午後沒有計劃的走進電影院看《消失的子彈》。冷梭梭的電影院人竟然不多。也難怪,自成龍時代過去,港產片就漸漸式微,跟中方合作多了,港片的味道也就漸漸的消失,多了些內地的味道。雖說不要分香港中國,但是味道真的不一樣。
何時開始不敢輕言幸福?
動畫片一直都是我的最愛,因為動畫片沒有角色是人類扮演的限制,可以天馬行空的呈現故事。現在有3D的技術,更讓看動畫片多了一層的享受,而動畫片的3D我就覺得往往比3D電影還值得看。目前看得最開心的3D電影至於Avatar阿凡達,之後的看起來都只是『麻麻地』,讓人不想多付錢來看。喜歡動畫片,喜歡靈異,當然不會錯過ParaNorman 靈動小子啦!